RWA 的 DeepSeek 时刻将至:发展趋势、落地路径与机构最佳实践全景解析
Chainfeeds 导读:
RWA 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,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市场。
文章来源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N2a9QLnDf7saWoH463O7A
文章作者:
Cobo
观点:
Cobo:「每一项资产 —— 每一只股票、债券、和基金 —— 都可以被代币化,这将带来投资革命」。这句话出现在贝莱德今年 3 月 31 日发给所有投资人的年度致函中,是整个传统金融对数字资产态度转变的标志性时刻。与去年的年度致函相比,今年的版本首次明确提到稳定币、RWA、代币化、数字资产等关键词,而且全篇都在为代币化所带来的金融民主化摇旗呐喊。那为什么包括拉里・芬克在内的那么多大佬选择此时此刻来高调讨论 RWA?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宏观格局的巨变: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、资本管制加强、美元体系碎片化,全球资金流动正寻找更快速、合规、透明的渠道。与之对应,数字资产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框架正逐步完善,美国在推进稳定币与代币化立法,亚洲多个国家更是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RWA 的代币化不再是炒作,而是传统金融高效对接未来金融体系的关键路径。 在拉里・芬克看来,华尔街推动代币化不是为了「加密而加密」,而是出于对效率、流动性与市场触达能力的深刻诉求。首先,传统金融产品如债券、私募信贷结算周期长、手续繁琐,RWA 上链则实现了 T+0 即时结算、24 小时不间断流动性、以及全链透明审计。贝莱德、Franklin Templeton 等机构已经发行可在链上结算的国债代币,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收益每日分发。其次,代币化资产能触达传统渠道无法覆盖的用户群体。例如,Ondo、Matrixdock 推出的代币化国债被大量 DAO、金库和新兴市场用户购买,这些群体通常不符合传统 KYC 条件。最后,代币还具备可编程性,可以在资产层面直接嵌入规则,如合规性检查、自动再平衡、收益分配和治理权等逻辑。RWA 的这三大能力 —— 降本、拓展、智能 —— 使其不仅是金融产品的数字化升级,更是全球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重构机会。 截至 2025 年 6 月 9 日,公开链上已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总规模达到约 234 亿美元,涵盖美国国债、房地产、企业信贷、各类基金及大宗商品,约占稳定币市值的 10%、整个加密市场的 0.7%,已跻身所有加密代币总市值前十。这一数字虽仍远低于传统金融市场,但已不再是边缘实验。Figure 利用 Provenance 链将超过 120 亿美元的房贷资产「搬」到链上,实现了 eNote 形式的数字登记系统,免去了纸质流程和中介托管,显著降低摩擦成本。Securitize 则将阿波罗的 10 亿美元信贷基金带上链,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链上结算、每日分红的新体验。此外,Maple Finance、Centrifuge 等项目也在不断扩大链上信贷的可用性和规模。随着更多机构资金入场、跨境需求上升和合规框架落地,RWA 正从技术概念走向金融主流,成为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的桥梁。
内容来源免责声明: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。
你也可能喜欢
“大而美法案”通过,美国或将开启短期国债的“供应洪流”?

迪拜RWA监管全解析:从牌照申请到沙盒落地,一文吃透虚拟资产合规路径
多模态视频生成技术突破,Web3如何吃到这口红利?
香港新贵与老钱,冲向稳定币
加密货币价格
更多








